全国咨询热线:
0755-3355 0000
客服热线:
0755-8383 5283
公司邮箱:
sz3s188@126.com
微信二维码:
我们的优势
专业 - 使工作更简单
专注 - 使工作更高效
专家 - 为您创造价值
我们为您服务
P:生产效率提高
Q:产品品质提高
C:生产成本下降
D:准时交货提高
S:安全事故零化
M:员工士气提高
E:企业环境改善
111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文章 >> 弥补制造业短板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弥补制造业短板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2021-08-09)

今年7月,工信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举措。时隔4年,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冲击,中央提出了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更加重视、积极推动。


一、推进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有利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制造业快速恢复实现高质量发展
 
服务型制造的新模式新业态,本质上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深入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制造业企业,通过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制造全要素全过程服务增值的过程。无论是工业设计服务,还是个性化定制生产,无论是共享或协同制造,还是信息增值或智能服务,都需要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产业互联网,将生产制造全生命周期中的具体环节和要素映射到网络虚拟空间并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实现制造服务化延伸和价值增值,这些服务型制造模式会降低对人工依赖的程度,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效率。
 
近年来,基于消费互联网引发的商业模式变革,已经大大颠覆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支撑企业不断地创新服务型制造模式,使得企业在减少人工接触式服务的前提下,改善制造企业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服务交易范围和内容,增加满足客户需要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提高制造服务全过程的协同性。比如,所谓共享或协同制造,就是基于产业互联网实施协同制造的制造企业,通过开放设计制造数据、技术研发组件、机器设备、专业人才、仓储物流、后端服务等生产制造各环节的各类要素及服务资源,以要素资源输出、行业共性技术共享、闲置资源出租、技术资源交易和专业知识软件化等要素共享服务方式,弹性、动态、准确地配给其他需求企业,形成协同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对于中小企业发展而言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通过融入大企业平台的资源网络之中,能够极大改善自身创新环境,有效激发自身创新活力。而且,协同制造的服务过程并不过多依赖人工接触,这意味着服务型制造满足了疫情防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双方面需要。
 
实际上,在疫情期间,我国制造企业通过服务型制造有力支持了抗击疫情活动,比如,一些企业上线医疗物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服务平台,动态监控防疫物资生产、物流数据,提高医疗资源调配效率,充分彰显了积极推进服务型制造的巨大价值。受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面临着巨大的中断风险,我们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推动供应链智能化、协同化以及支持领军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保证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服务型制造的理念得到了更加普遍的认可,积极推进服务型制造成为统筹疫情防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推进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已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和贸易大国,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总体而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产业大而不强,尤其是产业基础能力较弱,与全球工业强国差距较大,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相对较低,对全球价值链控制力较弱等。这突出表现在“工业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自主化程度低,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需要,包括试验验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服务等在内的基础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算法等现代产业的核心基础更是主要依赖国外。叠加中美经贸摩擦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又进一步凸显了这一问题。产业基础薄弱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对我国产业安全会构成较大威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更为必要和急迫。
 
积极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转型为服务型制造,是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有效途径。发展服务型制造绝不是将发展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脱实向虚”,而是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从而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也就是说,服务型制造的核心是制造业通过与服务业融合,实现自身效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一般意义上,服务型制造可以从两个层面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一方面是加大在制造过程的服务要素中间投入,这主要是加大技术要素、信息要素、资金要素等生产性服务的投入,这个加大投入的过程就是促进高端要素密集进入生产制造的过程,这将有利于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另一方面是拓展制造过程的价值链环节,从单纯的制造环节拓展到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延伸,从而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进而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体而言,诸如工业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共享制造等都直接有利于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而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定制化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等则直接有利于拓展价值链和提高产业链水平。因此,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补齐大而不强、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这个关键短板,大力推进服务型制造无疑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三、推进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进而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要素低成本、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这种通过“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带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循环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现在,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具有超过4亿的庞大中等收入群体,而且,城镇化率超过60%,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比较优势发生了较大改变。总的来看,靠原有发展模式难以实现新的目标,必须更好地挖掘内需潜力、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潜力和参与引领国际循环的潜力,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经济自主可控发展能力,提升国内循环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我国在国际循环中的位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积极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是服务型制造可以更加直接、更高质量、更加全面、更加动态、更加便利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能在整体上极大地促进消费需求。比如,通过工业设计服务,可以不断创新设计理念,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提高消费质量,促进消费升级;定制化服务通过个性化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交互设计等,可以动态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总集成总承包的服务型制造模式则提供了一揽子的消费服务,无疑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全面和便利的消费体验,大大增加了用户黏性;生产性金融服务的提供,则有效支持了消费者的未来消费,有利于深度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
 
二是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极大地深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拓展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从而可以有效激发对诸如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要看到,当前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之一,没有诸如服务型制造之类的新模式新业态的需求牵引,“新基建”投资就无法成为支撑国内需求增长的有效投资。
 
三是服务型制造不仅总体上能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从而更好激发内需活力。一直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受到体制机制约束,发展并不充分,是制约国内经济大循环畅通的重要因素。伴随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一些束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被日益重视,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检测认证、专业外包、市场开拓等服务业态会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面向服务型制造的专业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也会不断成长,相关职业教育、服务规范等迅速发展,最终形成生产性服务业良性大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加速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